文化需要革 命!

 哇事记   2021-09-01 17:44   907 人阅读  1 条评论

008giA6Rly4gu0y2mzdpgj60hs0fkq5102.jpg

  说人类为了“谋生”、劳动创造了“文化”,大概不会有人反对。

  说人民群众是创造“文学艺术”的“主体”,可能有人会不同意。

  但事实就是这样。

  人类诞生初期,或者说远古的时候,繁重的体力劳动需要参与者齐心协力。于是,“劳动号子”便产生了;

  “劳动号子”的不断变化,便带来了“音乐”的产生;“音乐”的不断传唱,颂吟,便有了“填词”、“加料”、“创新”的可能。

  随着劳动技能的不断发展,记忆的符号有了拓展的空间、可能,人们不仅仅只满足于在地上“划圈”,用绳子“打结”,于是,“象形文字”出现了。

  “象形文字”的出现,人们便可以在畜骨、龟壳、岩石、木垜、竹简上刻“字”记“史”了,于是“甲骨文”便出现了。

  “甲骨文”之后,又有了小篆、笔墨、丝稠、畜皮的发现,可以借助这些工具书写文章了。“文化”发展到一定程度,一方面继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,一方面又开始沦为“有闲阶级”的“玩物”。

  “有闲阶级”,当然也包括“有闲阶级”的“二代”、“三代”、“四代”们,因为他们“有闲”,既不需要整日里到田间地头去“采摘果实、种植粮食作物”充饥,也不需要到广袤的森林高山去“打猎”以获取食物,他们的一日三餐,有人侍候。

  他们吃饱了饭,可以坐在自家的“大房子”里,“识文”、“断字”、“作曲”,“吟诗”、可谓:“之呼者也”,“不亦乐呼”!

  他们即可以高歌“刑不上大夫,礼不下庶人”的“经典理论”,也可以吐槽“惟小人与女子难养也”的“儒家共识”,还可以决断“罢除百家、独尊儒术”的“万年大计”。

  “文化人”也就成了“有闲阶级”的“身份象征”!

  这种现象延续了多少年?在中国,至少4000年。在西方,3——4000年不等,在“两河流域”,大约就有5000年以上了。

  这也就是说,“迄今为止,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,其实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”。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“经典理论”,也是《家庭、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》的重要依据,是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的重要论断。

  谁不承认这个理论,谁就很难标榜自己是一个“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”。

  这些理论,清晰地指导了十九世纪末、二十世纪初俄国革命的伟大实践,也清晰地指导了整个二十世纪中国人民革命的“伟大实践”。

 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诞生之前,千百年来,人民大众、劳动大众共同创造的所谓“文化”、“文明”,其实一直以来都是在为“少数人”服务,为“有钱人”服务,为“达官贵人”服务,为“帝王将相、才子佳人”服务。

 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诞生,使这个世界第一次有了为穷人,为多数人,为受压迫、剥削的无产阶级(工人阶级)服务的理论。但是,纯粹谈文艺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,马克思列宁主义的“经典理论”仍然还没有涉及。因为马、恩、列、斯终于谈不上自己是“文艺家”,是诗人,是书法大家。他们论述政治,论述经济,论述哲学,论述管理,却惶论文艺、文学。

  这种现象直到公元1942年,才稍许出现一些改观,变化。

  因为在这一年,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,第一次公开提出: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艺工作者,不能再像过去一样,躺在“象牙塔”里走“老路”了。延安的文艺工作要走出“书斋”,到田间地头去,到火热的生产斗争第一线去,到抗日前线去,为人民大众服务,为工农兵群众服务。革命的文艺工作者,文化工作者再也不能只为富人,有钱人、权贵服务了。文艺舞台不能只为“帝王将相、才子佳人”服务了。

  毛泽东称:这也是一场革命,是党领导下的文化革命,是文艺革命!

  毛泽东说,我们有两支部队,有两个总司令。一支部队由朱德总司令领导,另一支部队由“鲁(讯)总司令”领导。

  毛泽东要求延安的文艺工作者,把自己的目光转向了工农兵大众,转向歌颂普通劳动者,转向歌颂八路军、新四军一线广大指战员。

  毛泽东说,文化战线敢于要“革除”过去几千年延续下来的“陋习”,彻底恢复文化历史的“本来面目”,还“文学”于人民,还“文化”于群众。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站到了舞台的正中央,多编、多演、多创作讴歌人民的好作品,鼓舞人民,教育人民,共同进步。

  毛泽东特别强调:“文艺要为工农兵大众服务,为广大的劳动人民群众服务”。

  在毛泽东讲话精神的感召下,延安广大文艺工作者,纷纷奔赴抗日战争最前线,奔赴陕甘宁边区劳动生产第一线,体验战争生活,熟悉工农群众劳动工作生活场景。

  在抗日战争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,陕甘宁边区广大文艺工作即创作、上演了一大批热情歌颂工农兵群众的歌舞、曲艺节目,如歌剧《兄妹开荒》,《小二黑结婚》、《鸡毛信》、《南泥湾》,后来又陆续涌现了《白毛女》、《刘胡兰》等等。

  建国后,这种“文艺为工农兵服务,为社会劳动大众服务”的方针、方向得到延续,一大批歌颂人民,歌颂普通劳动者,讴歌工农兵群体的电影、小说,戏剧、曲艺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,深受广大受众喜爱。

  如现代革命京剧《红灯记》、《沙家浜》、《智取威虎山》、《奇袭白虎团》、《杜鹃山》、《龙江颂》等;

  如现代革命舞剧《白毛女》、《红色娘子军》等;

  如经典历史题材的电影《英雄儿女》、《南征北战》、《渡江侦察记》、《地雷战》、《地道战》、《奇袭》、《小兵张嘎》、《铁道游击队》等;

  如长篇小说《暴风骤雨》、《金光大道》、《大海铺路》、《海岛女民兵》、《激战无名川》等;

  戏曲如《龙须沟》、《小女婿》、《罗汉钱》、《李二嫂改嫁》等等。

  这些电影、歌剧、舞剧,曲艺、小说等文艺作品,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,为亿万工农兵群众的喜闻乐见,均成为了时代的经典。同时,也鼓舞、教育了一代代年轻人,让他们在不断革命的大环境下茁壮成长!

  这亦成为了中国和乃至世界文化传播史上的奇迹、经典!

  可是,因为某种原因,这种恢复历史本来面目的“文化革命”行为受到严厉批判。

  在某些人的授意下,“文艺为社会劳动大众服务,为工农兵服务”的思想、方针、原则不提了,“人民,只有人民,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”的“唯物史观”不讲了,歌颂工农兵,讴歌劳动大众,宣传英雄模式人物事迹,宣传共产主义精神,宣传集体主义团结协作精神的作品不吃香了,而代之以“伤痕文学”大行其道。

  紧接着,讴歌建国前三十年,讴歌劳动模范,讴歌民族英雄,讴歌工农兵大众的作品都受到广泛抵制,有的被亿万读者、观众、听众都承认的经典艺术作品甚至被打入“冷宫”,代之以“偶像”文学,妖魔鬼怪,“君君臣臣,父父子子”,“三纲五常、三从四德”,唯心史观,英雄创造历史,“刑不上大夫,礼不下庶人”,“有钱能买鬼推磨”,“见人只说半句话,不可全抛一片心”等旧封建礼教又重新回到了艺术舞台。

  毛泽东曾尖锐批判过的“帝王将相部”、“才子佳人部”又重新站到了舞台的中央。

  不仅如此,就是少数描写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“三座大山”,建设新中国的重大题材,描写中国工农红军、八路军、新四军、中国人民解放军,中国人民志愿军战胜国内外一切武装反动份子的电影、电视、小说等作品,也是有意把红军、八路军、新四军、解放军、志愿军表现得窝窝囊囊,萎缩不堪。而把红军、八路军、新四军、解放军、志愿军的对手则表现得威风凛凛,神机妙算,还美其名曰:还源历史真像。

  于是乎,国民党“高大了”,蒋介石“爱国”了,日本侵略者有“人性”了,“联合国军”爱好“和平”了!

  于是乎,工农兵成了扶不起来的“阿斗”,“有钱人”才是叱咤风云的英雄。

  于是乎,新时期电影、电视屏幕,戏曲舞台出现了“群魔乱舞”,地主阶级开始“反攻倒算”,共产党的支部书记、生产队长成了地痞流氓,国民党的保长则成了“真善美”的化身,是救人于水火的“大英雄”、“救世主”。

  在上世纪五、六十年代,被上一代史学工作者、电影工作者,电视工作者、美术工作者、文学工作者,文艺工作者颠倒过来的“文学艺术形象”又被再次颠倒过来了。

  在电影、电视片场,“群演”就是一群“乌合之众”,每天只管一顿饭。“流量明星”则决定作品的“生死”,出场一次,动辄上百万,主演一部影视剧,片酬高达几个亿。

  于是乎,也就有了“渠道为王”。

  有了“饭圈”、“饭圈经济”;有了“天价片酬”,“百万打赏”、“千万粉丝”。

  有了“小鲜肉”,有了“伪娘炮”;有了“割韭菜”,有了“剁粉丝”。

  有了美丑不分,有了黑白不明,有了寻欢作乐,有了醉生梦死。

  有了畸形审美,有了娱乐至死。

  有了悖离良俗公序,有了肆意践踏法律。

  有了结党营私,有了偷税漏税。

  有了涉黄涉毒,有了人设崩塌。

  有了虚假代言,有了出尔反尔。

  有了心中无规矩,脚下无底线。

  有的人唱衰祖国,丑化国人,丑化人民解放军。

  有的人公然参拜“靖国神社”,给日本军国主义分子“招魂”。

  更有甚者,公然长期勾结境外反华势力,给西方反华势力站台,用“割韭菜”赚来的大笔资金支持反华分子,给反华势力当“金主”。

  如此文化领域,如此文化市场,如此文化娱乐界,不来一场认真的“革命”,这些“累年积重”能返吗?

  现在的文化娱乐界,不仅国人不满意,普通百姓不满意,就连文化“圈子”里的人也看不下去。

  前不久,著名作家陆天明曾曝光说,自从“文化”被某些人一股脑地全盘推入市场后,一些文化机构“利益至上”,一些电视台“以票房、收视率论英雄”,小品喜剧“娱乐至死”,有人公然提出“足够无聊、让评委开心大笑”为标准,让人匪夷所思,不寒而栗。

  央视主持人海霞说:一段时间以来,艺人失德、违法、偶像培养低龄化,“饭圈”乱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。在利益的驱使下,“流量担当”担得起利润,却担不起社会责任。“偶像养成”,培养的不是德艺双馨的人才,而是野蛮生长的“资本”。

  著名演员郭某临吐槽:现在的戏剧电影学院的毕业生,远远比不上之前了,这些毕业生连台词都背不下来,演员功底严重退化,毕业证还不如撕了。

  当前文化艺术界,电影电视界,戏剧舞台面对如此乱象,仅靠小改小革,小打小闹,能让这些“小鲜肉”、“伪娘炮”改邪归正吗?

  答案基本是否定的。因为小打小闹,小改小革,只能治本,无法治标!

  现在,文化娱乐系统已经千疮百孔,整个文化界已经从根上开始腐烂了。所以,我们必须从“根上”找原因。

  而要从“根上”找原因,首先必须把被某些人颠倒了的“文艺必须为社会劳动大众,为工农兵服务”的思想、方针、政策、原则再颠倒过来。真正确立文艺不只是为有钱人服务,不只是为大资本服务,而是要真心实意为占社会总人口绝大多数的工农兵群众服务。

  其次,必须驱逐不良资本出文化领域。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阵地,工人阶级(《宪法》仍然称之为领导阶级)不去占领,资产阶级就一定会占领,不良资本就一定会占领。不坚持文艺为大多数人服务,为工农兵服务,文艺就一定会为少数人,特别是有钱人服务。如果文化、文艺只为少数人,有钱人服务,那么,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就会发生“质变”。

  当然,我们所说的“革命”,也不是说,要剥夺某些人的生命。

  剥夺个人生命,并不是“革命”之“要义”。

  我们所说的“文化革命”,就是要从根本上把这些已经处于崩溃边缘的“文化人(艺人)”重新拉回来,继续为人民服务。

  不过,在这之前,要确实清除他们灵魂深处的“有害思想”和“一切只为钱”的“精致利已主义”行为。

  毋须讳言,这就是一场革命!

赞赏即可获赠52卷本《毛泽东全集》

本文地址:http://wsj.zdlaw.cn/post/115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为转载文章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 哇事记 ,欢迎分享本文!
 相关文章  关键词:

 发表评论


表情

 评论列表

  1. 峡江蓑翁
    峡江蓑翁  @回复

    “文化革命”会让新生的代表没落且神经脆弱的“阳春白雪”们突发心脏疾病的,奴才们,叭儿们断不会让主子受到丝毫的惊扰,搅坏了其春秋美梦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