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针划过12:30分,村医李松波熟练地拿起酒精喷雾器,对着诊室里的座位消了一遍毒,而后摘掉手套,结束了一上午的门诊。从早晨5点半开诊,他已经在诊室里工作了7个多小时。此时,他浏览了一下登记名单,上午一共看了28个患者,其中27人有不同程度的发热,患者年龄从4岁到80岁都有。最近两周,李松波的诊室每天都是如此。从天刚亮,到傍晚时分,有时候深夜还会有人敲门或者打来电话。
河南汝州村医李松波不时接到同行借药的求助电话。
(拍摄:宋昆仑)
李松波所在的地方是河南汝州的一个乡村。两个月前,这座隶属于平顶山市的县级市像全国大多数县城一样,维持着严格的封控。但从12月初开始,这里在静默了70多天后突然解封:方舱里的人陆续出院,用于隔离的彩钢围挡纷纷被拆掉,因差旅等原因滞留在这里的人也默默被放行了……12月7日,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《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》(“新十条”),汝州的疫情防控也随之加速了调整。在经历了大约3天的风平浪静以后,从12月10日起,农村地区的发热人员就逐渐多了起来,而且他们大多数以家庭为单位。这些患者纷纷涌向当地的村卫生室,李松波面对的,就是这一波不期而至的病人潮。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近日指出,元旦和春节将近,随着人员流动的增加,城市的疫情有可能蔓延到农村,增加农村疫情防控压力。“要提前布局,一方面让药能够发下去,另外一方面要让农村的重症患者,特别是老年重症患者及时转上来。”根据最新版《中国卫生统计年鉴》,目前全国共有村卫生室59.9万个,较疫情之前的2019年减少了1.68万个。共有近3.5万个乡镇卫生院,其中20张床位以下的占比51.5%。以县医院为龙头,乡镇卫生院为枢纽,村卫生室(所)为基础,构成了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。李松波的村卫生室就是这个网络中的一个点。各级基层卫生机构能否有效运行,发挥应有的作用,决定着在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之后,广大农村地区能否平稳度过第一波疫情的冲击。
河南汝州村医李松波的诊所里有不少老年人。
(拍摄:宋昆仑)
整个上午,李松波一边坐诊,一边还不时有电话呼入,一部分是村民求医问药的,更多的是各地村医同行来借药的。濮阳与汝州相距350公里,中间隔着郑州、新乡两座城市,在这里,村医刘一鸣无奈地给李松波发去求助信息,想借一些退烧药。平日里,李松波经常遇到颈肩腰腿痛的患者,会备一些镇痛药,在这次放开“四类药品”(退烧、止咳、抗病毒、抗生素类药品)之后,他又马上囤了一些退烧药,再加上他平时也开中药处方,所以库房里的药物够他用上个一二十天。这让他成为了众多同行求助的对象。沿着G207国道,“医学界”走访了李松波诊室周边10公里内的多个村医室。田晨光、刘杰是其中两个村医室的负责人。在田晨光的诊室,十余名患者正在排队等候,而他却一直回不到座位上,而是在诊室里一边踱步,一边接电话,忙着协调药物。刘杰的诊室则有些冷清,他的药柜已经基本上空了,病人来了,他也无法进行诊治。“在一些村医的医药交易平台上,多年都不用的安乃近,一瓶的价格也炒到了数百元。有些村医因为缺药,只好提前关门了,我这儿最多还能坚持三五天,也得关门。”刘杰说。以往,村医们大量使用的都是基本药物。2009年8月18日,中国正式建立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,要求基本药物在任何时候都应有足够数量的可获得性,其质量是有保障的,信息是充分的,价格是个人和社区能够承受的。在基本药物以外,村医还有自己的采购渠道。河南滑县一名村医告诉“医学界”,村医还会从进药平台下单补充一部分药,多年以来,这两种渠道互相补充,从未经历过缺药的情况。“自从疫情防控以来,村卫生室是禁止售卖‘四类药物’的,要么封存,要么回收,绝大多数村医都没有备货。”李松波说,如今缺的这些药大多数都是既往农村地区绝对不会缺的药品,包括对乙酰氨基酚、Vc银翘片、氨咖黄敏胶囊、布洛芬缓释胶囊、尼美舒利分散片等。“尤其是小儿剂型的药物,布洛芬颗粒、布洛芬混悬液和对乙酰氨基酚,以及小儿柴桂退热颗粒、小柴胡,连花清瘟胶囊和颗粒,这些药现在所有村卫生室都缺。”
这样的求助信息,李松波最近接到了很多。
(拍摄:宋昆仑)
12月20日,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新闻发布会称,要重点强化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工作,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要“应设尽设”“应开尽开”,村卫生室要做好开药和随诊服务。在紧邻汝州的另一个县,王国华在当地一家乡镇中心卫生院当院长。这个乡镇有5万多人,其中1万多人外出务工,剩下还有近4万人在这里生活。王国华对“医学界”说,医院目前还剩30多盒退烧药。“现在约九成病号是发热患者,我们最多给他们开两天的药,多了暂时不给开。”王国华介绍,最近一周每天大概有二三十名发热患者来卫生院,其他都提前分流到村医室了,“我们提前给辖区居民发了通知,家里有药的,能居家康复则居家康复,或者优先找村医解决,严重的话,可以联系卫生院转运。”眼下,缺药问题在乡镇医疗机构愈发凸显。据王国华介绍,“新十条”推行的前三天,当地几乎是准“清零”状态,那个时候乡镇卫生院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。等到12月10日以后,患者开始逐渐涌向发热门诊,缺药的问题一下就凸显了。最近,王国华每天的任务就是协调药物,他试图从县医院、县城的药店、村医务室借药,但都无济于事,他说,“多次跟医药公司联系,也协调不来货。”秦媛媛是河南一家医药公司的主管,她说,“我的一个合作伙伴,是安徽亳州当地非常大的企业,做上亿元的生意,但是整个仓库发货的人还剩下两个没有阳的,剩下都感染了,在家休息,希望一周左右情况有所缓解。”还有一部分原因是,现在都是现款现结,“以前饮片厂从源头拿药会赊账,医院再从饮片厂或医药公司赊账,现在不一样了,药品紧缺了,谈判也没那么容易,中间好几个环节都要现款现结,导致效益不好的乡镇医院没有现款就没了话语权拿药。”秦媛媛说。“这几天药品都供给到大城市了。”一名乡镇卫生院院长说,药品是否有政府调拨行为?新华制药证代之前向媒体透露,确实存在这种行为,但产能上来以后,除了政府调拨相应区域外,全国各地都发。卢力是一家主要生产“四类药品”的药厂的业务员,她爱人在医药批发企业工作。她向医学界透露,影响农村基层用药的主要问题还是产能,当然还有出库等问题,“仓库的人都阳了,物流公司也差不多是这种情况,货发不出去。”“医学界”梳理了目前主要制药厂、原料药企业的近期公告,部分缺货可能近一两周能得到解决,到春节前,主流药厂的产能、物流的运力将逐步得到缓解。一早,她带着两个孙子来看病,加上她自己,三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。临近中午,她又带着70多岁的婆婆来到了诊室。“老太太糊涂好几年了(注:疑似阿尔兹海默病),这两天衣服穿少了,可能着凉了,摸着有点烧,再量量体温。”李松波拿体温枪对着老人量了量,电子屏幕立刻闪烁出红色,显示为39.0℃。“我这体温枪有误差,大概比正常低了一度,老人烧得挺厉害,应该有40度了。”
在农村地区,有很多发高烧的老年病人。
(拍摄:宋昆仑)
在李松波的门诊,多数人都戴着N95口罩——这过去在农村极不常见。中年人带着家中的老年人围坐在一个火炉旁。年轻人则拉紧羽绒服,蜷缩着身体坐在一旁的长椅上等候。患者们通常都以家庭为单位来到这里。午间时分,刘红带着4岁的女儿来门诊。“妞妞昨晚尿裤子,受凉了,今天就有点发烧,能不能给开点药?”她一边向医生介绍情况,一边强调发热的原因。“这几天来的发热患者,理由五花八门,但没有一个人提起自己是否得了新冠,我们也都不往这个话题上聊,总之不能跟新冠扯上关系。”李松波称,三年以来的“阳性歧视”的观念依旧存在,一时半会儿还不能消除,这也导致一些患者不到出现高热症状不敢来就诊,尽量不让街坊四邻知晓。因此,村医在诊治的时候也刻意弱化发热的原因,尽量当成普通疾病治疗。“农村地区由于人流量相对较小,居住分散,感染的高峰期要比城市社区来得晚一些,真正承压的时候应该是春节前后了。”基层医改研究专家徐毓才对“医学界”说,另一方面,农村的居民多是留守老人和孩子,更需要提高警惕!国务院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在12月15日发布的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工作的通知中提到,“两节”期间的返乡人员返乡初期要规范佩戴口罩,减少与家中老年人尤其是合并基础性疾病者的接触,并告知居住地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联系方式;根据区域疫情形势和居民愿望,适当控制农村集市、庙会、文艺演出等聚集性活动规模和调整频次。实际上,过去三年,李松波一半以上的时间都用在了防疫上:上门测核酸、做流调、接种疫苗、在村口或高速口卡点、填写一个又一个表格和册子……剩余的时间还要做好十二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:建立健康档案、0~6岁儿童保健管理、孕产妇保健管理、老年人保健管理(每年要为他们做一次体检)、慢性病患者管理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、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……他的大部分收入也来自这些国家补贴——2022年的标准提高到了84元/人。尽管李松波自己也几次觉得头痛、畏寒,但他仍然坚持服了药、戴上两层口罩上岗。来就诊的人不再做核酸和抗原,他曾给邻居发过抗原试剂盒,但大家都不太乐意去用这种东西。“三年来,感觉这是第一周全身心地看病。”李松波说,虽然身体累了点,但总觉得工作似乎轻松了一些,不用再到处奔波了。在李松波看来,防控的压力目前主要还是在于缺药或其他医疗物资。“只要药品充足,村一级每天至多几十名患者,我们还是能应对的。”国家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司长聂春雷在12月1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要求,为提升基层应对能力,各地要动员各方面力量支持社区和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工作;为基层提供必要设备条件,特别是要把基层相关药品和一些抗原检测试剂盒配备充足。人手方面,他提出,要增加基层人力,短期内通过上级医院下沉,还可以招聘近五年来已离退休的工作人员。“过去三年来,村医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流调等非医疗行为,近期他们差不多100%的时间都用在诊疗上了。他们也非常想回归到医疗岗位上。很多村医反映,只要让他们看病,其实不觉得辛苦,他们是有收获的。”王国华对村医的情况也很熟悉。王国华估算,目前,他所管理的卫生院已经感染了近1/3的人员,都让回家休息了。另外有40余名村医,已经感染了7个。“应该还没到感染高峰期,这样也能让我们有个缓冲,让医护人员错峰感染。”“我们的基层医生,这次将面临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新冠感染浪潮。”在12月18日上午的上海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培训会上,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,接下来,基层医生将面临99%以上的新冠防疫压力,要做好2-4个月的准备,做好药物配备的同时,还要给重点人群建立台账,摸清底数,形成属地网格化管理。
12月11日,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《依托县域医共体提升农村地区新冠肺炎医疗保障能力工作方案》,提出以县域医共体为载体,保障高龄合并基础疾病等重症风险较高的感染者及时救治,最大可能降低重症率、病亡率。王国华对疫情即将对基层带来的冲击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,他说,“到最后,就是拼资源的时候了,我们乡镇卫生院有两辆救护车,从本周开始,我就要求24小时待命值班,至于到时候这波冲击有多大,我们能否应对,我就无从而知了。”
(赞赏即可获赠52卷本《毛泽东全集》↓)
赏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