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次惨烈的突围

 哇事记   2023-07-18 12:10   585 人阅读  0 条评论

一直想写“中原突围”,也算是填了一个留下很久的坑。

1

 

想说清楚这事,就得先讲讲这里说的“中原”到底在哪,在地图上找了下,大概在下图那个位置,也就是河南和湖北的边界地带,那里有一些山,方便我军打游击:

图片

这块根据地最早是李先念搞出来的,大概在1939年,李先念和陈少敏从160人和90条枪起家成立新四军游击队,在接下来的几年里,不断发展,合并了周围的很多支游击队和地方武装,演变成了后来的“新四军第五师”,这也就是咱们今天这篇文章的主角。

抗战结束后,美国人还在那里搞和谈,不过国共双方其实都意识到和平的希望渺茫,于是双方都在一边集结部队,一边向关键区域投送军力,比如大家熟知的东北,当时双方的主力部队都在向东北靠拢。

我军的优势是抗战过程中在日本人眼皮底下发展了起来。尽管北方被日本人占着,但是我军依旧有很多部队就在北方,离东北近,主力部队步行赶往东北。国军主力都在南方,甚至云南,不过有美军的飞机和军舰,最后双方到达东北的速度也差不多。

其他区域也类似,我军在抗战时期搞的是游击战嘛,抗战结束后开始把各地的部队聚拢,形成拳头,准备打运动战,加上国军围剿力度不断变大,于是几支部队开始聚集,聚成了一个个军区,这些军区后来进一步合并,就成了“中野”,“四野”什么的。

咱们今天讲的中原军区,就是我军在抗战结束后,河南、广东、湖北的游击队集中到了湖北宣化店一带,和之前已经在那边的“五师”合并,还有咱们熟知的南泥湾八路军359旅也南下到了这个区域,形成了“中原军区”。主要领导人是王树生和李先念,国军那边把这支部队称为“李先念部”。

多说一句李先念,他是“四方面军”的人,也就是原来张国焘的部下,在西路军发动河西战役之后西渡黄河,在河西走廊苦战到弹尽粮绝。西路军失败后,他和部分干部穿越雪山沙漠,到了新疆,后来返回延安,在延安学习后又到了河南和湖北的交界地带从零做起组织游击队。从这段经历就能看出来这是个极度顽强的人。

关于中原军区到底有多少人,网上说法很多,我查到了当时中原局给华东局的电报,里边说得很清楚,有6.1万战斗人员,还有党政工作人员近两万。

这支部队不断转战,最后到了现在宣化店一带:

图片

大家看地图就能看出来,中原军区活动的区域离武汉特别近。而武汉是九省通衢交通要道,国府无论如何也会拼命保护。我军在武汉附近有一支部队,国军必然得抽调大部队做防守,这也就牵制了国军,搞得国军没法集中兵力去解决东北和华北。

后来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,也是这个战略思路,大别山也在上图标志的那个位置附近。通过一支部队威胁武汉,国军就得调动大量部队来围攻,达到牵制的目的。

甚至中央的意思是,为了完成牵制任务,必要的情况下,可以让这支部队彻底牺牲掉。

于是双方就顶在这里了,我军要在武汉附近搞牵制,国军下定决心要把我军赶出这一区域,于是大军云集,随时开打。

不过我军的问题很明显,装备实在是太差了,而国军此时接受了大量美械装备,还有日本投降后的几乎全部装备,如果正面硬钢,我军肯定是打不过国军。

发动了几次策应进攻,有效地帮助了东北和华北战局之后,我军的占领区域被不断压缩,直到压缩到了一个长宽五十公里左右的区域。

8万人挤在这么小的一块区域,外边被修建了大量的碉堡和军事防线,卡住了交通要道。中原局缺衣少食,艰苦程度可想而知。

中原军区的人只好从上到下都得挖野菜吃树叶,好在江南水多,还可以下河摸鱼虾,不过我看后来的回忆录,说是摸鱼虾非常不经济,往往鱼虾补充体力还赶不上消耗的。实在是扛不住,后来把一批机关工作人员化妆疏散到了封锁区外边。由于当时国共和谈还在继续,美国人也在边上看着,所以疏散工作还算顺利,但是军事力量就没法疏散了,只能是硬抗。

到此为止,中原军区艰苦到了极点,毕竟他们几乎没有生产军械的能力,又被压在了一个极小的区域,补给成了严重问题。继续死扛下去已经没了意义,而且随着补给越来越不足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浮肿,失去了行动能力,军事突围成了唯一的选择。

那往哪突围呢?

看上边的图就知道,肯定不能往东,东边就是国军主力活动区域,而且有当时的交通大动脉“津浦路”,而且那一带算国府的腹地,国军可以利用这条铁路迅速调兵,无论走哪可能都会被围住。

也不能往北和南,因为北边是黄河,南边是长江,几万人聚集在大江大河边很容易被彻底围歼。

向西突围也就成了唯一选择。

2

 

具体怎么突围呢?

我军一直以来的操作都是先放一支疑兵出去,然后主力部队朝着反方向狂奔。

比如长征前,方志敏的部队就率先出发,朝北突围,让国军以为这是我军的主力,调集重兵集团围攻方志敏兵团,给主力部队降低了不少压力。不过代价也很大,方志敏军团后来几乎全军覆没,他本人被捕后被杀,我军早期最优秀的指挥官寻淮洲也阵亡在了这次军事行动里。

寻淮洲是毛主席一手带出来的,按理说前途不可限量,可惜了。这支偏师里还有我军后来的一代战神粟裕,好在粟裕没事,成了游击队。

这次也一样,负责“炮灰任务”的就是著名的“皮旅”,皮定均的队伍,有七千人。他们的任务就是向东突击,误导国军,但是这么点军力,很可能全军覆没。不过皮旅还是坚定接受任务,全旅上下人心振奋,准备完成任务。

战事一开,皮定均部率先向东边国军发动进攻,国军赶紧围堵,面对数倍的围兵,艺高人胆大的皮定均利用当地地形节节抵抗,竟然完成了三天坚守任务,直到主力部队越过平汉路才组织突围。

为啥我们说皮定均艺高人胆大呢?老皮完成三天的阻击任务后,装作要去西边找大部队,走了一天,让国军以为他们朝西去了。

然后皮定均带着剩下的6000人趁着大雨,躲到了国军眼皮底下的一个叫刘家冲的地方,6000人就跟平地消失了似的,国军高级将领们灯下黑,死活没想到他们天天找的“皮旅”就在自己眼皮底下,找了一段时间没找到,怀疑他们去追主力了,然后也朝着主力的方向追去。

图片

皮旅并没有按照之前规划的路线也朝西前进,而是朝着反方向一顿狂奔,一路上一边打一边跑,五次改变行进方向,出其不意,不走寻常路,狂奔八百多公里,跑粟裕那里去了,不但完成了任务,竟然带出来了5000多人,简直是个不可能完成任务。

3

 

这次皮旅的奇迹,主要有两个原因。

首先是皮定均天才的指挥艺术,敢于兵行险着。而且对情报和国军部队的关系了若指掌,多次从国军的防守缝隙里穿插而过,国军却毫无反应。

当然了,这也是国军地方部队和中央军一直以来的大毛病,地方部队的任务并不是消灭敌人,而是确保敌人不来找自己麻烦。所以如果从自己边上过路,他们几乎不会冲出来。

皮定均对这一点门清,主要躲着中央军,并不担心地方部队。所以多次做极其高危操作,几千人的队伍,连绵好几里地在国军地盘上行进,硬是没人理会。

另外一个因素也很关键,这次突围太过突然,国军的最高指挥又是刘峙这头猪,刘峙甚至没看明白皮定均的佯攻操作,主力也就没被皮定均吸引过去。只要你足够蠢,别人也很难骗到你。

所以一直以来有句话,说是本来皮旅是为大部队打牵制,没想到结果反过来了,大部队替他牵制了主力。

不管咋样,带着七千人穿越千里国军防区,顺利突围,这个操作实在是太秀了。

皮旅突围这事给毛主席印象深刻,建国后1955年评衔,当时给皮定均的是少将。这个也正常,毕竟1946年皮定均才是个旅长,资历一般,想当中将一般得在红军里当旅长,不过主席看过名单后,随手写上“皮有功,少晋中”,皮定均就这样当上中将了。

皮旅某种意义上讲战斗层面取得了重大胜利,在战略层面却没啥成果,因为国军主力并没有被他们牵制,依旧去追击中原军区的主力了。

图片

执行牵制任务的,不仅有皮旅,还有二旅,也就是张体学部。他们的任务就艰苦多了,因为国军在武汉方向的部署非常严密,南方又是重点进攻方向,这个方向的掩护任务极其惨烈,二旅的几千人打得只剩下了几百人,然后就地转为游击队。

在皮旅和二旅实施佯攻之后,整个中原军区倾巢而出,朝西进发,准备突破平汉路,去陕西。

那个平汉路也是当时中国的南北大动脉,日本占领中国期间,就发动劳工沿线修碉堡,国府控制这一区域后又做了进一步加固,所以想穿越平汉路比津浦路容易一些,但是也是一件极其艰险的事。刚才提到的皮旅和二旅,最重要的任务,就是掩护主力三天时间穿过平汉路。

面对沿途的碉堡,没啥好办法,只能是硬攻。大家在抗日神剧里见过“棉被挡子弹”吧?那个确实是真的,在这次突围中就使用过,不过制作非常苛刻,在桌子上一层棉被一层土,然后绑好,推着桌子往前推。

好处是很难被机枪打穿,毛病是移动缓慢,一个手榴弹过来,大家四散躲避,又被机枪点杀了。这也是为啥这个操作极其少见,因为效果并不好,且伤亡也不小。我军后来的操作一般是把坑道挖到对方眼皮底下,然后一个冲锋冲上去直接炸。

但也没办法,只能是用这种土办法缓慢推进,有的三四个堡垒群之间形成的交叉火力区,我军动不动打光整个连队,很多打了八年的老兵血染平汉线。

当然了,不止皮旅和二旅在掩护,整个区域都被调动了起来,比如为了策应主力过铁路,第十五旅的一个团提前两个月就攻下了平汉路附近的一个山头。因为当时就意识到,如果主力向西突围,这个山头如果控制不住,那几乎没可能过去。

于是他们在那个山头上死守了70天,挡住了国军一波波的进攻,直到主力部队到来,他们才跟着主力朝西撤退。而且中原军区开始突围后,周边的河南和江汉军区也主动出击,配合中原军区策应作战。

相互策应这个能力,我军给演示过无数次,国军从来也没学明白过。

如果说有啥幸运的地方,那就是国军一直不擅长山地作战,而且刘峙的部署也有很大问题,导致我军这次突围最大的困难,就是沿途的堡垒,几乎没碰上跟国军主力兵团硬碰硬。当我军付出巨大代价打开了堡垒封锁线后,整体就容易多了。

接下来就是我军专捡难走的小路在前边攻击前进,国军主力在后边跟着。刘峙一开始信心满满,觉得如果中原军区突围,无论如何步行都跑不过汽车轮子,谁能想到那段时间天天下雨,汽车根本没法跑就陷泥坑了,反而把大路给堵了。

本来指望各地民团和地主武装拦一下,不过这些地方武装的原则是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”,他们知道我军只是过路,没几个人会去真拼命,所以我军在极度危险的情况下竟然能顺利突围。后来我军总结成功经验,其中一条就是地方“顽军”(就是那些地方武装),跟中央军不是一条心,他们出工不出力。

尾声:

中原突围最后伤亡了多少人,一直以来都有争议,因为突围出去的队伍并不是全部到了某一个地方,然后一清点,就能知道到底伤亡了多少人。真实的情况是,除了“皮旅”,其他队伍都没能到达目的地,都转成了游击队,过了很多年之后,才大概弄清楚当时突围出来多少人。

一般来说,现在比较公认的一个说法是,这次大突围,我军伤亡了三万多人,保存下两万多人。

考虑到那两万多人里还有五千“皮旅”,就知道主力部队伤亡是极大的,甚至超过了半数。不过考虑到当时的铁桶合围,还有漫长的突围路线,能有这个成绩已经很不错了。

一般认为中原突围是整个解放战争的开始。这时候国军的各种臭毛病已经充分暴露了出来,比如各支部队毫无配合可言,狼上狗不上,大家都想着自保而不是共同解决问题,基本已经预示了三年后的大结局。

赞赏即可获赠52卷本《毛泽东全集》

本文地址:http://wsj.zdlaw.cn/post/626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为转载文章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 哇事记 ,欢迎分享本文!
 相关文章  关键词:

 发表评论


表情

还没有留言,还不快点抢沙发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