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道地狱之门,从来没拦住中国。
壹·迷茫的中国
具体来说就是,围绕着拥蒋和反蒋,中国诸候分裂成两大阵营,各种手段一起上阵,一边想把蒋介石拉下马夺取统治权,一边想保护蒋介石稳住统治权。
而我党为了给中国找出路,正在江西闹革命,时刻面临蒋介石的围剿。
三方势力纠结在一起,时而合纵,时而连横,怎一个乱字了得。
拥蒋阵营主要是东北和东南。
东南不必多说,属于英美势力的大本营,蒋介石和江浙财阀都要靠英美赏饭吃,蒋介石的嫡系军队也在这里,除了强大的外国军队,以及18年后的解放军,没人能让蒋介石挪窝。
蒋介石的小兄弟是东北张学良。
我们都知道,东北军的前身是奉系军阀,奉系军阀又是北洋的旁支,在北伐的时候,属于蒋介石要打倒的敌人之一。
历史证明,没有永远的敌人,只有永远的利益。
张作霖在北京做了一年陆海军大元帅,发现只有枪炮没有信仰的旧军队,根本打不过有主义的革命青年,便决定放弃北京,回到梦想开始的地方。
不过张作霖是日本扶持起来的代理人,日本花了海量的资源,不就是想等张作霖坐大了,顺利割韭菜嘛。
所以张作霖主政北京的时候,日本政府向张作霖提要求,希望扩大日本在满蒙的铁路权。
我们现在觉得铁路没什么,太平常了,可是在20世纪初期,铁路可是国之重器,分毫不能予人的。
因为只要铁路修到哪里,军队和后勤物资就能运到哪里,然后就能沿着铁路进行统治,可谓是真理只在铁路线到达的地方。
张作霖不傻,明白一旦扩大日本的铁路权力,东北就完犊子了,万一在华北混不下去,连个退路都找不到。
他死撑着不给,日本在东北开矿、办工厂等要求也只是部分满足,日本恨得要死,花了十几年时间扶持起你来,还真当自己是东北王啊。
于是,关东军的几个参谋在皇姑屯搞了个大新闻,把张作霖炸死了。
这和张作霖爱不爱国没关系,而是他要争夺生存权。
他完全顺着日本,脑子没问题的人都知道迟早得死,要是和日本陪笑耍赖,说不定还能多撑几年,万一能撑过去也说不定。
可是在日本人眼里,张作霖就是个要饭的,还死撑,撑你老妹。
张学良继承父业,蓦然发现一个问题,合作多年的日本金主爸爸闹掰了,北方的苏联也不是一路人,东北夹在两大强国之间,实在太尴尬了。
而且面对咄咄逼人的日本,张学良都找不到能拉一把的大哥。
于是张学良便把目光投向南京,发现有英美背景的蒋介石,通过金主爸爸的关系,能和苏联日本在谈判桌上对话。
既然如此,那就改旗易帜喽。
张学良迅速抛弃旧日恩怨,带着东北军站在蒋介石的麾下,希望能借助蒋介石和英美的势力,在东北夹缝中求生存。所以他后来说,在东北执政的三年时间,总是拥护中央依赖中央。
不过教科书也说明白了,蒋介石完成的只是形式统一,也就是说,表面上东北军和蒋介石在一口锅里吃饭了,但实际上张学良还是独立诸侯。
张学良基本是整体依赖、局部独立的状态。
随着北伐结束,国府到了战后整顿的时候。
这是很正常的事情,毕竟战争已经结束,留着几百万军队干嘛,不如大幅裁军,让士兵们卸甲归田回家务农,还能给政府节省开支。历朝历代包括新中国,战争结束后的第一件事肯定是裁军。
问题就出在国府的派系林立上面。
按照蒋介石的意思,全国共有220万军队,每年要花8亿军费,而当时的财政收入才4.5亿,便准备把军队缩编为50个师、80万人,军费是财政预算的40%。
具体怎么整编呢?
蒋介石的嫡系第一集团军占20个师的名额,阎锡山、冯玉祥、李宗仁的军队各占10个师的名额,除此之外还有20万人的宪兵部队。
蒋介石对这个计划很满意,有了20个师和20万宪兵,明显是实力最强大的扛把子。可阎锡山、冯玉祥和李宗仁很生气,大家都是出来混的,凭什么蒋介石分最大的蛋糕?
你丫是不是借整顿军队的名义削山头呢?
要是军队被削弱了,那各地诸候就是拔了牙的老虎,随蒋介石怎么欺负都可以,找个理由赏颗花生米也很正常。
再加上汪精卫等人也对蒋介石不满意,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,反蒋阵营推举阎锡山为陆海空军总司令,李宗仁、冯玉祥为副司令,终于在1930年和蒋介石爆发中原大战。
这也是民国最大规模的夺权战争。
冯玉祥 蒋介石 阎锡山
等到9月份战况稍微明朗,蒋介石逐渐显露出胜利的姿态,不过两个阵营都处于强弩之末,就看谁能撑的时间久一点。
这种时候,张学良的态度就很重要了,他帮谁,谁就能赢。
蒋介石许诺,只要东北军入关相助,华北地盘就是张学良的,还有1500万的财政补贴。
利益诱惑足够大,而且没有任何风险,张学良当然要。1930年9月18日,张学良通电拥蒋,几天后带兵入关收拾战局,顺便瓜分冯玉祥的军队。
张学良和蒋介石平分天下。
此后东北军陆续调入关内11万人,留在东北的将近19万,分散在山海关到沈阳的大片土地上。
拥蒋派大获全胜,反蒋派一败涂地,可他们真的甘心失败了吗?
怎么可能。
也只有在中原大战之后,我们才能看出当时的中国,到底是什么样子。
冯玉祥在中原大战中输的一无所有,通电下野到山东隐居,恰好1931年3月,土肥原贤二在天津建立特务机关,目的就是策反割据势力,把中国政局搅的更浑浊一些,为日本侵略中国铺路。
土肥原贤二选中的第一个目标,就是冯玉祥的旧部石友三,他挑拨石友三造反,想把华北彻底搅乱,顺便削弱张学良的势力。
这件事冯玉祥也参与了,你说,冯玉祥和土肥原贤二之间,有没有什么秘密联系?
为了配合石友三的造反事业,土肥原贤二把隐居在大连的阎锡山动员起来,用日本飞机送回山西,和其他反蒋势力继续奋斗,并且由日本供应武器。
同样是1931年5月,国民党内的胡汉民派、汪精卫派、李宗仁的桂系、孙科等人在广州另立国民政府,以汪精卫为领袖。
他们也在找日本合作。
汪精卫和孙科请日本驻广州总领事传话:“我们要反蒋,求日本援助。”
日本同意外交部长陈友仁赴日谈判,最终达成共识:如果广州国府真的反蒋成功,可以和日本结成同盟,并且把东北的各种特权赋予日本。
陈友仁表示可以。
虽然石友三造反失败,广州国府也没反蒋成功,却说明一个问题:冯玉祥、阎锡山和汪精卫等中国诸候,明知道日本不怀好意,为了重振旗鼓,依然要和日本合作。
这就是1930年代一盘散沙的中国。
这就是日本认为可以吞并中国野心来源。
日本认定中国没有太激烈的反抗能力,尤其是日本军部,恨不得立刻扛枪到中国作战。
日本纠结的是用什么方式动手。
权力斗争六人组
贰·陷入危机的日本
那时的日本很苦逼。
因为工业国家最需要的是原料产地和市场,一个负责挖矿种田,一个负责消费工业品,而日本除了机器、技术和资金以外,啥都没有。
区区38万平方公里的岛国,能产出什么原材料来,又能有多少消费能力。
没有原料和市场,做个发达国家的代加工也行,可日本做为东亚最强大的工业国,有一个做大哥的野心,养了几十万陆军,以及东亚最大的海军,偶尔还要出门打一仗。
可想而知,日本财政有多拮据。
为了用有限的资源博最大的利益,政府、军队和财阀把运作成本压缩到最低,榨干日本底层人民的最后一滴血。
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,不论是想改善生活或者实现野心,日本都必须走出去。
向东是太平洋,向北是惹不起的苏联,西边是分裂散乱的中国,以及自古以来都没雄起过的东南亚国家。
向哪里发展,日本不难做出选择。
“明治维新”以后不久,日本便吞并台湾和琉球,随后在“甲午战争”中夺走朝鲜,本来辽东也在日本囊中,结果俄国也看中东北,不想让日本独占。
英法等欧洲列强也不愿意日本太过分,扶持日本起来是制衡俄国的,不是发扬雷锋精神,让日本成为强国影响列强利益。
1904年,日本再次出手挑战俄国,准备搏一搏单车变摩托,没想到还真打赢了,从此把东北纳入势力范围之内。
几十年来,日本通过几次赌国运的战争,拿下远大于本土的海外殖民地,这也大大刺激了日本的野心,既然能打下朝鲜东北和台湾,那占领全中国又有何不可?
于是有了以侵略满蒙为核心的田中奏折,岸信介的一个兄弟叫松冈洋右,也发表了一个“满蒙是日本生命线”的言论,极受日本人欢迎。
所以日本总体方略是侵略中国,无非是各派势力主张的手段不同而已。
有人说培植代理人经济殖民就行,有人说还是占一点吧,军部的人最野,主张全面占领中国和东南亚。
跟彪子似的。
而且日本国内的毛病特别多,老百姓有很强的动力支持军队。
我们之前说,日本的财政很紧张,政府和财阀基本把老百姓当牲口对待,有一口吃的饿不死就行,剥夺全部剩余价值。
在社会财富不充裕的时候,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公平分配,不患寡而患不均嘛,你要是公平分配了,老百姓也能忍耐。
要是让老百姓吃糠咽菜,权贵们却天天啃猪肘子,必然会激发严重的社会矛盾。
引爆日本社会矛盾的导火索是政治斗争,以及经济危机。
1918年,日本开始搞议会政治,政友会总裁原敬出任第一任政党内阁首相,此后的日本政坛,一直是政友会和立宪民政党轮流执政。
日本人民喜大普奔,我们小鬼子也成为民主国家了,欧美列强再也不会看不起我们了吧。
嗯,日本也经历过向欧美求认同的时期。
但是慢慢的,日本人民发现议会政治没什么卵用,因为政客和财阀经常利益互换,不是财阀出钱帮政客选举,就是政客上台帮财阀赚钱。
而政党内阁可以分配财政经费,哪个地方或行业想争取经费,比如修建公路、维护水利、开通火车之类的,就要看选举中的投票率如何。
你这个地方给政党上台做贡献了,那就多拨点经费,你这个地方没什么人支持政党上台,那就不好意思了。
而且为了打击竞争对手,执政党会通过媒体曝光在野党的各种黑料,什么养小三、不孝顺、贪污受贿都来了。在野党上台之后,也会挖掘前执政党的黑历史,通过媒体公之于众。
政党撕逼,让日本人民伤透了心,他们发现议会政治没有带来民主,更不可能富国强兵,而是成为政客和财阀瓜分利益的工具。
反正没一个好东西。
这种事情在太平年景没什么,但凡有口饭吃,日本人民也能忍下去,毕竟没人吃饱了撑的,跑去和政府作对。
但是20年代后期,美国大萧条引起世界经济危机,日本也在经济危机中损失惨重,矛盾激化了。
据统计,日本在经济危机中失业率达到15%。
无数企业破产停工,近百万日本工人失去工作,有的农民只能啃树皮充饥,有女儿的人家,便把女儿卖到妓院做妓女。
城市和农村,一片末日景象。
这种遍及全世界的经济危机,习惯了太平日子的政客根本无法应付,美国的胡佛搞不定,日本的政党也不行。
日本底层人民失去基本生活条件,废物政府竟然一点办法都没有,那还忍个屁啊,于是“变革维新”的声音此起彼伏。
不过底层人民的变革意愿强烈,却没法付之于行动。
但是军人可以。
日本军人觉得,日本的污泥浊水太多了,应该用军队的强硬手段,扫除政党、资本和财阀的丑恶行为,带领日本继续向前走。
从哪里开始呢?
军人们选中了东北。
叁·九一八事变
比如喜欢走极端。
早在万历年间,丰臣秀吉刚打完村架,自我感觉特别良好,就敢幻想建立亚洲大帝国,先征服朝鲜和中国,再进兵印度。
二战打到一半,脑子一抽,跑去轰炸珍珠港了。
典型的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。
比如喜欢下克上。
这个毛病产生于室町时代,属于日本传统文化之一,具体到二战前后的下克上,则是北一辉留下的隐患,当然,他们不认为是隐患。
北一辉是日本法西斯的祖师爷,留下一整套指导法西斯运动的思想理论,在日本影响很大,尤其是军队,简直把北一辉视作神明。
他在1926年写下《维新革命论》,其中有两句话是这么说的:“明治维新的成功不取决于戊辰战争,而是由频繁暗杀决定的。”
“古今一切革命依靠军队运动,是历史的通则。”
暗杀和军队是北一辉留下的遗产,可想而知受其熏陶的日本军人,把自己改造成什么样,又想如何改造日本。
1927年,北一辉的理论在日本大行其道,永田铁山、岗村宁次、东条英机、土肥原贤二、板垣征四郎、河本大作等20余人成立“二叶会”,紧接着石原莞尔、铃木贞一等人成立“木曜会。”
这两个都是军人成立的政治组织,整天谋划如何进攻满蒙,还到处宣扬日本必须在满蒙确立政治权力的言论。
他们不光是嘴上说说,说完还动手去做了,在皇姑屯炸死张作霖的,就是“二叶会”的河本大作,关键是他私自搞大新闻,国内还没怎么处理,无非是退出现役而已,没几年就去搞经济工作了。
二战结束后,河本大作加入阎锡山的军队,和国军兄弟一起对解放军作战,最后被解放军俘虏,死在太原战犯管理所。
从这里就能看出来,日本军队是失控的,没有任何一股力量能有效管理他们。
1929年,二叶会和木曜会合并为“一夕会”,主张重点解决满蒙问题,为日本寻找出路。
河本大作炸死张作霖之后,被调回国内,推荐石原莞尔出任关东军作战主任参谋,1929年,板垣征四郎也调到关东军做高级参谋。
哥俩聚在一起,除了所谓“满蒙问题”,恐怕也没什么别的可聊了。
当时日本国内经济萧条、民生凋敝、政治腐败、人心惶惶......政府又给不出明确的方向,这些年轻军人自认为重担在肩,应该义不容辞的引导日本的未来。
他们的手段就是暗杀和下克上。
1931年9月18日,石原莞尔、板垣征四郎等关东军军官,在没有天皇诏令的情况下独断专行,策划了进攻沈阳北大营的“九一八事变。”
28000人的关东军迅速响应,司令官本庄繁下令全力进攻沈阳,8小时内占领沈阳城、军营、兵工厂和飞机场,缴获张学良留下的8万支步枪、4000挺机枪、200架飞机。
此后不到3个月,关东军占领整个东北,19万东北军撤入关内。
那日本国内是什么态度?
这个要分开说。
“九一八事变”爆发的时候,并没有得到天皇和内阁的授权,属于关东军的擅自行动。而内阁首相和官僚们,不愿意发生大规模战争,毕竟国内环境都那么差了,扩大战争怎么看都是玩火。
所以9月19日内阁首相开会,命令关东军不要扩大战事,差不多就行了。
关东军根本不理。
对于关东军和军部来说,内阁就是万恶之源,指望他们日本就要完犊子了,现在东北形势大好,干嘛不趁机扩大战果?
于是关东军继续攻城略地,逐渐把整个东北收入囊中,搞的内阁首相非常没面子。
我们可以想一下。
内阁是日本的权力中心,首相是天皇以下的第一号人物,结果连国家的军队都管不住,还有什么脸面继续坐在台上?
而且首相要求不扩大战争,关东军却战果丰厚,说明在日本的路线之争中,内阁首相输了,输家是没有资格谈条件的。
没多久内阁总辞职。
接任内阁首相的是犬养毅,此人和国府要员的关系很好,也知道日本深陷经济危机,老百姓心里憋着火,首要任务不是发动战争,而是缓解国内矛盾。
他下令禁止黄金输出,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抗经济危机,并且削减军费,控制军备,然后通过私人关系和国府谈判,条件是中国对东北拥有主权,但日本拥有东北的实际权力。
我们再来说军队的态度。
军队总体是仇视政府的。
早在1930年,英美日签定条约,决定限制三个国家的海军军备。日本海军怒了,英美已经很强大了,现在要限制日本海军,绝对是个阴谋,签订这份条约的政府官员是卖国贼。
“九一八事变”后,军部的诉求是占领东北,进一步侵略全中国,而政府的谈判方案太软弱,军部继续骂首相是卖国贼。
因为他们自认为有一套解决日本危机的办法,又有北一辉的法西斯思想加持,自信的一塌糊涂,谁要是反对军队,先扣上卖国贼的帽子再说。
日本老百姓特别支持军队。
占领东北的消息传回日本,老百姓们都炸锅了,纷纷跑到街上喝酒跳舞,庆祝日本取得的胜利。
所以说,军事胜利能够以爱国的名义转移危机,并且重新塑造一种社会风气,达到全国团结的效果。
一边是胜利的军队和狂热的老百姓,一边是失去民望的政府,日本的路线之争基本尘埃落定。
1932年5月15日,几个青年军官刺杀首相犬养毅,日本政府彻底失败。
此后13年,日本政党再也没有缓过气来,内阁也是军人的橡皮图章,军部成为主导日本的政治势力。
日本变成一匹脱缰野马,嘶鸣着向前冲去。
犬养毅
肆·为什么不抵抗
他们都不想抵抗。
蒋介石的一贯主张是“攘外必先安内”,毕竟国内遍地诸候,有枪就是草头王,蒋介石能依仗的只有黄埔系,其他诸侯的军队根本指望不上,不在背后打黑枪就烧高香吧。
国民党内派系林立,汪精卫、孙科、李宗仁和胡汉民等人,都是蒋介石想削又削不掉的党内大佬,甚至连何应钦都有过取代蒋介石的念头。
蒋介石相当于总盟主的地位,对于国内诸侯和党内派系,只能以交换利益的方式妥协,又不得不时刻防着。
这种局面,让他下定决心打国战,没信心是很正常的,梁静茹没有给他勇气呀。
退一万步说。
哪怕蒋介石动员全国打国战,总要让嫡系冲上去吧,要是蒋介石的黄埔系都不上去打,阎锡山、张学良、李宗仁的军队凭什么卖命?
好,蒋介石的黄埔系冲上去了。
打仗总要死人的,万一黄埔系死伤惨重,实力削弱到支撑不起政权,蒋介石在南京也呆不下去了,不知道要虎踞到哪里。
到那个时候,最大的受益者恐怕是有军队的诸候,或者国民党内的其他派系。
在国民党和国府这种黑帮政权里,军队才是实力的根本,这一点蒋介石不会不明白,他就是这样起家的嘛。
6年后的全面抗战,是在日本蚕食中国土地,拥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,大佬们发现有亡国灭种的危险,才放下成见达成抗日的共识。
而在1931年,危机远远没有达到亡国的程度,于是大佬们也没有全面抗战的共识。
所以蒋介石不愿意抵抗。
早在1931年7月爆发“万宝山事件”的时候,张学良向蒋介石请示如何处理,蒋介石的态度很明确:“日本阴险狡猾,现非抗日之时,希督饬所部,切勿使民众发生轨外行动。”
到了9月11日,蒋介石和张学良在石家庄见面,又是一番耳提面命:
“根据可靠情报,日本在东北马上要动手了,我们的力量不足,不能打。我考虑只有请国际联盟主持正义,和平解决。你要严令东北各军,凡遇日军进攻,一律不准抵抗。如果我们回击,事情就不好办了。他们嘴大,我们嘴小,到时就分辨不清了。”
总之就是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。
稍微有点军事冲突,给日本送些好处就算了,等我把国内都收拾服帖了,再腾出手来请英美爸爸帮忙,找日本讨点利息。
再说张学良。
蒋介石三番五次的表态,张学良也明白了,即便东北军想保卫家园,和关东军硬干一场,也不会得到国府的支持。
到那个时候,就是东北军独自迎战日本,和几十年前的李鸿章似的。
那张学良就要想了,国府都不愿意打国战,我还费什么劲?只要军队在手,到哪里都是人上人,手里没有军队,副司令的头衔算个屁。
这就是军阀的本质。
而且张学良对局势的判断也有误。
他以为关东军和以往一样,顶多是搞点小摩擦,讹点利益就算了,不太可能敢鲸吞东北吧?那就不要抵抗稍微退让一下,把这事混过去就行。
谁知道关东军真的要东北呢。
等张学良让出沈阳,才发现事情已经闹大,原本关东军只是一次试探性行动,结果捞到一条大鱼,士气高涨向东北进军。而东北军一直没有抵抗,还把沈阳丢了,导致士气特别低靡。
此消彼长之下,张学良再想抵抗也难了。
有些事情就是这样,一旦失去先机,再想挽回就要花10倍的代价。
张学良合计了一下,判断打不过日本,便命令东北军一路向关内撤退,把整个东北都给让出去了。
而且东北军的战斗力也是个迷,装备很先进,组织很落后,在国内打金钱+外交的政治战争还可以,真要是拉到战场上打生死战,还真不一定行。
几年后东北军到陕北围剿红军,徐海东用装备落后的3000人部队,麻溜收拾掉东北军的2个师。
当然是红军的战斗力强,可这也说明,东北军的战斗力真不怎么样。
接下来就有个问题,蒋介石和张学良如何收场?
他们希望国际联盟调停。
“九一八事变”爆发的第二天,国联行政院在日内瓦开会,中国代表请求列强主持公道,让日本退出占领区域,保证东亚和平。日本代表反对,说现在不应该审议这件事,不然的话会刺激日本舆论。
就这么撕逼几个月,等日本把东北都占领了,国联才扭扭捏捏派出李顿调查团,到东亚调查中国和日本的战争。
就在此时,日本紧急成立了伪满洲国,把末代皇帝溥仪拉出来挡枪。
李顿调查团的任务,原本是调查中国和日本的战争如何处理,现在工作重心变了:是否承认伪满洲国?
他们在东亚跑了一圈,发现生米已经煮成熟饭,东北再也不可能回到“九一八”前的状态,便写了一篇14万字的报告:
承认中国有东北的主权,但日本也有东北的特殊权益。日本侵略东北是不对的,但伪满洲国也还行。
各打五十大板,此事不了了之。
蒋介石这个人,一辈子都在看外国的态度,从来没有自力更生的勇气。
北伐的时候和上海买办虞洽卿说,洋人怎么打得过,打倒列强除军阀不过是口号而已。
抗日的时候不敢单独宣战,直到抗战进行了11年,日本偷袭珍珠港拉美国下水,才跟在美国屁股后面发布对日宣战声明。
解放战争后期,又把中国变成美国的经济殖民地,心甘情愿做一个听话的小老弟。
到了台湾更不用说,啥事都得听美国的。
他的本性就这样,对内凶神恶煞,对外喜笑颜开,所以蒋介石觉得打不过日本,就把希望寄托在外国调停上。
蒋介石也不想想,你要是个谁都能欺负的软蛋,英美为什么要仗义出手帮你呢,和日本合伙欺负你不香嘛?
再说,30年代的英美都处于经济危机中,自己都快揭不开锅了,哪有功夫管中国的事情。
蒋介石和张学良下令不抵抗,国际联盟的调停也没指望上,东北就这么没了。
伍·百炼成钢
东北对中国和日本最直接的影响是财政。
当时中国的财政大头是海关税收,1930的全国海关税收是2亿,其中6个东北海关就占了2400万。
“九一八事变”前,东北每年进口总值是1.14亿美元,出口总值是1.75亿美元,能赚6100万美元。
日本占领东北以后,最明显的收益就是这8500万美元,再加上日本玩命压榨东北人民,经济收益恐怕要翻几倍。
而且日本还能向外转移经济危机的矛盾,借军事胜利凝聚国内人心,进而以东北为基地,做好全面侵华的准备。
“九一八事变”是中国的耻辱,但是反过来看,其实也是中国走向新生的起点。
因为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是一盘散沙,地方上是遍地军阀、土匪、黑帮、宗族,中央政府里有各种政治派系、旧贵族、买办。他们在没有外部危机的时候,除了内斗没有别的事情。
想彻底改造中国,就需要把所有势力都整合起来。
但万事需要一个理由。
总不能说一声我们要团结,大家就真的团结在一起了,根本不可能嘛。除非有一种需要所有人合力才能对抗的危机,才有可能让大家团结起来。
日军侵华就是亡国灭种的外部危机。
原本内斗不休的诸候大佬们发现,单独靠一家之力,根本没办法抵抗日本的侵略,只有全国男女老少抱团取暖,才有可能挽救中国于水火。
到了1937年,国共放下成见,诸候握手罢兵,地无分南北,人无分老幼,全国人民为了抗战真正团结在一起。
1945年抗战胜利,中国和中华民族的理念,才真正深入人心。从“九一八”算起,走到这一步整整用了14年。
14年的抗战岁月,犹如把中华民族放在烈火上灼烧,一次又一次除去杂质,留下纯洁无暇的中国魂。
这是古老中国走向现代的原动力。
说这些不是忘记苦难。
我始终觉得,中日爆发大规模战争,是历史车轮碾压到20世纪前半叶,迟早要爆发的一件事情,无非是以什么方式开始,以什么方式结束。
甚至在“九一八事变”中有很多偶然,但更多是历史的必然。不是说张学良抵抗一下,日本就不来了,更不可能说犬养毅没有死,侵华国策就取消了。
哪怕日本不侵略,美国和苏联也要来瓜分。
穷弱就是原罪。
个人的决定,其实改变不了历史的走向。
中国唯一的选择是团结起来玩命抵抗,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办法。
所谓危机就是危险中蕴含着机会,机会中也藏着危险,闯过去海阔天空,闯不过去就此止步。
中国付出3000万人牺牲的惨重代价,终究还是闯过来了。
中国的面积大人口多,内部矛盾从来不缺席,但只要到了国家危亡的时候,中国人民从来都是抱团抵御外辱的。
中国人民永远可以通过牺牲奋斗,把亡国灭种的危险,转变成走向星辰大海的机会。
那道地狱之门,从来没有拦住过中国人民。
(赞赏即可获赠52卷本《毛泽东全集》↓)
- •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!
- •朝鲜战争后,朝鲜的领土减少了一部分,为什么说并不吃亏?
- •历史学者狂怼反毛公知:连计划经济都不懂,还敢说毛主席不是!
- •毛时代老厂长是怎样抓食品安全的?
- •七七事变时,中国为什么有那么多日军?
- •日本在华潜伏50万间谍,来华日本人几乎都有情报使命
- •2024年了,是该把毛时代的历史事实告诉孩子们了
- •西方伪史与万物并存
- •中国的大飞机到底被谁耽误了40年?
- •《光明日报》嘲讽群众与武大选调生侮辱嘉峪关,本质是同一件事情
- •刚刚,攻击航母,一场惊天巨变
- •苟中文落马,权力斗争的白热化
- •六一日本送“大礼”?靖国神社变“神厕”!中国英雄:我已做好回不了国的准备!
- •孙政才唐仁健,亡国灭种游戏
- •何新偶感:往事可堪回首?
- •郝贵生:造成梅大高速事故的根本原因在这里…
- •尹国明:秘密藏不住了,一场巨变迫在眉睫
- •美国需要“毛泽东”,但只能诞生“希特勒”!
- •张钦礼之女:父亲在毛主席铜像前痛哭
- •孙锡良:毛泽东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现象
- •全球剧变正在发生!美国会放过中国吗?如何应对当前的严峻态势?
- •放爆竹送瘟神:国药集团原总工程师被查,曾任国家疫苗研究中心主任,曾大夸新冠疫苗又快又好
- •王忠新:窃国大盗宋美龄
- •是改革开放与包产到户解决中国人民不挨饿的吗?
- •前三十年毛时代到底是苦,还是甜?
- •宋江的中年危机
- •内鬼的夺权之路:赫鲁晓夫“扮猪吃老虎”
- •魏加宁之流意欲将我们引向何方?毛主席早有预判!
- •《求是》雄文:永远铭记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!
- •多事之秋:东部战区高调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!
- •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,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
- •有人列了蒋介石的“十宗罪”
- •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
- •基辛格去世,一个时代结束了
- •为什么毛主席会对张闻天发火?
- •王岐山:为什么这么多奇迹出现在毛时代?
- •真相:庐山会议彭德怀竟倒在一位小丑的…
- •历史最大的奇迹如何创造?答案毛主席已经给我们了!
- •请记住这位省委书记,是他保住了最后一个人民公社——周家庄
- •教员是如何看待日本的?
- •秦刚被免去外交部部长职务,6月25日后至今没有现身了,他干什么去了?
- •追忆博古之子秦刚
- •刘志丹案始末
- •大争之世,国家的掌舵人实在太重要了
- •那次惨烈的突围
- •所谓“蒋介石拒绝美国用原子弹攻击大陆”真相
- •有人问,抗战的时候国民党为什么不打游击?为什么不“搞敌后根据地”?
- •新四军在皖南全军覆没,却很快发展到了十万人
- • 林彪生日话林彪
- •击败过林彪,担任过我军上将,从国军虎将的人生轨迹看两党大角逐
发表评论